核心结论:全球矿产市场呈现“贵金属创新高、工业金属强支撑、政策驱动转型”特征,中国通过产能优化、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在保障资源安全的同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球矿产市场核心动态
贵金属与战略矿产
铜
:伦敦期铜触及11000美元/吨(16个月新高),主要受智利Codelco铜矿事故(产量下滑25%)、全球供应链中断担忧及新能源需求拉动。花旗预测2026年二季度铜价将达1.2万美元/吨。 铝
:创三年新高至2040美元/吨,需求受益于电动汽车轻量化及基建投资。 钴
:刚果(金)解除出口禁令后实施配额管理,2025年剩余出口上限18,125吨,推高钴价至34.95万元/吨(国内),纽约钴价涨至16美元/磅(涨幅超60%)。 锂
:全球碳酸锂产量预计155万-160万吨LCE,需求约154.6万吨,过剩约5万吨。中国盐湖提锂成本3.5万-5万元/吨,锂云母提锂因成本6.5万-12万元/吨面临减产,江西产能已减产超30%。 工业金属与能源矿产
铁矿石
:全年均价预计85-95美元/吨,下半年或下探至70-100美元区间,中国进口量预计下降3%至12亿吨,国产矿量稳定在10.42亿吨。 镍
:印尼镍矿出口管制推动本土冶炼厂增至60余家,吸引超23亿美元投资,但需求受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影响。 稀土
:氧化镨钕报价92-92.5万元/吨,镨钕金属113-115万元/吨,供需矛盾受分离冶炼指标限制,赣州布局废料循环厂缓解原料短缺。
中国矿产市场深度分析
政策驱动与产业链重构
增储上产
:鞍钢集团铁矿资源增储超16亿吨,紫金矿业铜资源量超7000万吨,2025年铜产量预计达112万吨。 绿色转型
:推广尾矿综合利用、矿区生态复垦,以及无人机勘探、5G远程采矿、区块链溯源技术应用。中煤集团10月预计生产商品煤1802万吨,同比增长10.8%。 进口优化
:2025年铁矿石进口量预计12亿吨,同比下降3%,中资企业海外权益矿占比提升至10%,西芒杜铁矿等项目投产增强资源保障。 区域与行业亮点
内蒙古
:建设稀土新材料基地,聚焦高纯稀土金属、永磁材料开发。 江西
:物流停运影响短期流通,但通过“废料互换金属”协议形成产业闭环。 新疆/内蒙古
:推进矿山智能化改造,如安徽龙桥矿业与东方测控合作开发无人驾驶系统。
风险因素与挑战
供需矛盾
:全球锂、钴供应过剩与新能源需求增速不及预期并存,高库存压制价格反弹空间。 地缘政治
:刚果(金)配额执行、中美贸易博弈、俄乌冲突影响供应链稳定性。 技术替代
:固态电池单位耗锂量为传统电池3倍,2026年装车量增长将新增高端锂需求,但钠电池在储能/两轮车领域替代率提升,回收技术普及压制价格上限。 政策波动
:环保标准升级、矿产资源法修订、贸易壁垒变化增加不确定性。
未来展望
短期
:钴、稀土等战略矿产受供给收缩支撑价格高位;铁矿石价格受中国季节性补库和稳增长政策支撑。 中长期
:2026-2027年锂、钴需求随固态电池和储能爆发,价格中枢上移;2028年后资源稀缺性主导主升浪,但技术替代和回收技术普及限制涨幅。 企业策略
:需通过套期保值、战略库存管理对冲价格波动,同时布局废料循环、智能化开采和绿色技术以提升竞争力。
数据来源:金投网、科矿网、中国矿业网、搜狐财经、东方财富股吧等权威平台,报告数据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风险提示:报告数据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