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产市场核心动态
1. 铜矿供应危机引发价格飙升
事件驱动
:全球第二大铜矿——Freeport McMoRan印尼子公司Grasberg矿山因致命泥石流事故暂停生产,公司启动不可抗力条款,预计2026年铜金产量骤降35%。此事件直接触发LME铜价单日暴涨3.4%,沪铜主力合约突破83,500元/吨,创16个月新高。 市场影响
:全球铜精矿供应缺口扩大,中国北方铜业、云南铜业等企业股价同步上涨,显示市场对铜资源短缺的强烈预期。
2. 锡矿供应紧张持续发酵
事件驱动
:缅甸佤邦锡矿停产及瑞丽疫情导致中国锡矿进口受阻,叠加全球库存降至历史低位(LME锡库存仅4,200吨),推动沪锡主力合约单日上涨3.8%。 价格表现
:云南有色锡精矿(60%)价格突破27.45万元/吨,较上月上涨12%,短期看涨氛围浓厚。
3. 镍矿需求结构性分化
事件驱动
:美国政府入股美洲锂业引发市场对新能源金属的关注,但镍价受印尼镍铁出口政策影响呈现震荡。 价格表现
:沪镍主力合约上涨1.89%,山东有色镍铁(FeNi8-12)价格报12.605万元/吨,反映不锈钢与动力电池需求博弈。
中国矿产市场运行特征
1. 有色金属价格普涨
铜铝锌铅锡镍
:沪铜涨2.38%、沪铝涨1.36%、沪锌跌0.58%、沪铅跌1.86%、沪锡涨3.8%、沪镍涨1.89%,显示资金流动性宽松下多头情绪主导市场。 绿电铝溢价
:受环保政策推动,绿电铝报价区间为21,110-21,150元/吨,均价较前日上涨90元/吨,低库存支撑价格韧性。
2. 铅锌市场分化加剧
铅价承压
:沪铅主力合约下跌1.86%,河南有色铅精矿(50%)价格报17,000元/吨,反映再生铅产能释放对原生铅的替代效应。 锌价反弹
:沪锌主力合约上涨0.58%,陕西有色锌精矿(50%)价格报21,660元/吨,受云南限电影响冶炼厂减产预期支撑。
3. 稀有金属市场稳中调整
铱价持稳
:金属铱(99.95%)国内价格报1,133-1,147元/克,较上一交易日持平,回收供应占比虽小但呈增长趋势。 钨钼锑铋
:钨精矿价格报273.6万元/吨,锑价报175.9万元/吨,显示硬质合金与光伏需求支撑。
行业政策与地缘政治影响
1. 国内政策强化资源安全
稀土管控升级
:工信部将进口稀土原料纳入产量配额制度,确保全产业链主导权。 安全监管趋严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煤矿安全监管监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对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实施阶梯式处罚,黑龙江鹤岗富力煤矿矿震事故反映行业安全压力。
2. 海外资源争夺白热化
企业并购加速
:中国五矿以5亿美元收购巴西镍业100%股权,紫金矿业计划在香港IPO募资30亿美元,山东黄金参与沙特2.4万平方公里金矿带竞标,显示中国矿企全球布局深化。 地缘风险上升
:安格鲁美利金拟出售巴西镍矿遭反垄断调查,几内亚施压矿企建厂,反映资源国政策不确定性增加。
市场趋势与投资建议
1. 短期看涨品种
铜
:Grasberg矿山停产或持续至2026年,全球铜精矿供应缺口扩大,建议关注云南铜业、江西铜业。 锡
:缅甸佤邦复产时间不明,全球库存持续去化,锡价有望冲击30万元/吨,建议关注锡业股份。
2. 长期布局方向
新能源金属
:镍、锂、钴需求受动力电池与储能市场拉动,建议关注华友钴业、天齐锂业。 绿色矿山技术
:数字孪生、5G远程操控、生物采矿等技术将重构产业链,建议关注矿企与科技企业合作动态。
3.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
:印尼镍矿出口政策、非洲资源国税收调整可能冲击供应链稳定性。 环保政策收紧
:中国“双碳”目标下,高碳矿种产能扩张受限,需关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进展。
2025年9月25日全球矿产市场呈现“供应危机驱动价格飙升、地缘政治重塑供应链、绿色转型引领技术革命”三大特征。中国矿企需在资源安全、技术创新、生态责任间寻找平衡点,通过深化国际合作与技术攻关突破“卡脖子”困境,同时借助数字化转型重构产业链价值,以应对全球资源争夺战与“双碳”目标的双重挑战。
风险提示:本报告数据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