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新市场动态与政策影响综合研判
全球矿产市场核心动态
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加剧
铜市
:国际铜价受印尼Grasberg铜矿(全球第二大铜矿,年产量81.6万吨)泥石流事故冲击,2025年四季度预计减产20万金属吨,2026年全年减产27万吨。LME铜价11月13日收于10859美元/吨,较年初上涨超40%。ICSG预测2025年全球铜矿增长率仅1.4%,2025年过剩17.8万吨,2026年转为短缺15万吨,供需紧平衡延续至2028年。 贵金属
:美联储降息预期存疑导致黄金白银震荡。COMEX黄金价11月13日收于4038美元/盎司,较10月初上涨145美元;白银价收于48.73美元/盎司,短期受避险情绪减退影响。中国央行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截至9月底储备达2303吨。 能源金属
:碳酸锂期货价格11月13日收于8.78万元/吨,较10月初回升1.5万元,受江西锂矿采矿权新规推升成本及固态电池需求预期支撑。钴现货价39.51万元/吨,较10月初上涨5.58万元。 铁矿石与原油承压
铁矿石62%澳粉指数2024年均价109.3美元/吨,2025年预计跌至90美元/吨附近,全年过剩4060万吨,高成本矿山面临减产压力。中国2024年前11个月进口铁矿石11.25亿吨,创历史新高,但库存高企制约价格反弹。 美国原油价格跌破60美元/桶,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动能衰减,地缘冲突与新能源替代加速传统能源转型。
中国矿产市场供需格局
产量与投资稳中有升
2024年中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10种有色金属产量持续增长,煤炭、原油、天然气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效显著,新发现矿产地150处,其中大型49处,锂矿、金矿、铁矿资源量大幅增长。 黄金产量2025年前三季度达392.93吨,同比增长3.6%,辽宁大东沟金矿初步探明金资源量近1500吨,或成世界级金矿。 消费结构分化
黄金消费量682.73吨,同比下降7.95%,其中首饰消费下降32.5%,金条及金币消费增长24.5%,工业用金增长2.7%。地缘冲突与经济不确定性推动避险需求。 新能源汽车产业拉动锂、镍、石墨需求,固态电池技术突破或改变锂资源依赖格局,硅、钠需求预期上升。 政策与技术创新驱动
新《矿产资源法》强化资源安全与矿业权人权益保障,推动绿色矿山建设与矿区生态修复。2024年发布矿产资源“三率”标准125个,综合利用水平国际领先。 智能矿山与绿色开采技术加速应用,无人机勘探、5G远程采矿、区块链溯源等技术提升效率与透明度。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试点助力“双碳”目标。
政策与国际环境影响
地缘政治博弈加剧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加剧全球经济动荡,美国试图购买格陵兰岛凸显资源竞争白热化。国际矿业巨头通过并购巩固控制力,中国需通过“一带一路”合作与差异化战略保障关键矿产供应。 全球矿业产供链加速重构,从“规模扩张”转向“韧性可控”,中国需加强海外资源并购与本地化合作,规避地缘风险。 绿色转型与ESG标准
全球矿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AI、大数据、物联网推动智能矿山发展。ESG绩效成为资本配置核心指标,企业需平衡资源开发与生态责任,如铜矿企业通过生态修复提升品牌价值与融资能力。
未来趋势与挑战
短期
:铜、锂等新能源矿产价格受供需错配与政策影响波动,铁矿石、原油面临过剩压力。 长期
:新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与传统矿产需求疲软并存,技术迭代(如固态电池)与政策约束(如碳中和)重塑竞争格局。中国需通过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与战略储备构建安全、绿色、开放的矿产产业体系。
结论:2025年全球及中国矿产市场在价格波动、供需分化、政策驱动下呈现复杂格局。中国需把握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机遇,强化资源安全保障,推动矿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经济与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