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产市场动态
金属价格分化显著
贵金属
:黄金年内涨幅达57%,10月突破4294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白银涨幅20.7%,受央行购金、通胀预期及避险需求驱动。铂金因供应缺口扩大至26万吨,价格持续走强。 工业金属
:沪铜主力合约11月4日收涨0.1%至87300元/吨,但A股铜板块普跌;国际COMEX铜价因智利罢工(产量减少5%)及美联储降息预期上涨0.47%。铝价受需求回暖及铝土矿供应波动支撑,长江现货A00铝价涨至20820元/吨;锌价年内涨幅14.1%,因供应紧张及政策利好。锡价涨至262250元/吨,锂价因供需矛盾下跌22.6%,钴价因刚果(金)暂停出口上涨近100%。 能源与新能源矿产
煤炭供应充裕,价格年内下降7.4%,但天然气受地缘政治影响上涨48.8%。原油价格受OPEC+减产与非OPEC国家增产影响,布伦特原油2024年下跌1.7%。 新能源矿产中,锂价持续下跌,钴价因刚果(金)出口限制飙升;稀土(碳酸稀土涨至34300元/吨)和铷矿(维持40000元/吨高位)表现稳定,磷酸二铵同比上涨40.7%。 政策与地缘影响
美国将铜纳入关键矿产清单,可能加征50%关税;加拿大、澳大利亚加强外资审查,推动关键矿产国际结盟(如美国“矿产安全伙伴关系”扩容至16国)。欧盟推行ESG标准,要求关键原材料生产符合环保与劳工保护要求。 全球供应链因智利罢工、几内亚铁矿项目、俄乌冲突等地缘事件面临重构,矿业竞争从“规模扩张”转向“韧性重构”。
中国矿产市场深度分析
供需与产能增长
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10.5%,10种有色金属产量持续攀升。地质勘查投入1159.94亿元,新发现矿产地150处,包括大型锂矿8处、金矿8处、铁矿8处,铜、铁、磷矿资源量显著增长。 新能源需求拉动显著:锂、钴、镍等矿产需求快速增长,预计2050年消费价值超化石能源;铜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领域消费占比达25%,较2020年提升10个百分点。 政策与改革进展
新修订《矿产资源法》7月1日实施,强化矿区生态修复、战略性矿产储备及市场化配置,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全国绿色矿山数量达国家级1071家、省级4682家,覆盖率稳步提升。 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完善绿色勘查标准,推动矿业国际化合作。中企主导的西芒杜铁矿项目(几内亚)投产在即,预计2028年满产6000万吨/年,增强中国海运铁矿石定价权。 行业趋势与挑战
绿色转型
:智能化与绿色化成为主基调,AI技术提升铜回收率,尾矿再处理技术成熟;矿业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降低碳排放。 结构性机会
:战略性矿产(稀土、钴)、新能源矿产(锂、镍)及工业金属(铜、铝)需求长期看涨,但需警惕全球经济衰退、地缘冲突及产能过剩风险。 国际合作
:中国加强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关键矿产协议,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全球勘查投入124.8亿美元,非洲(赞比亚铜产量创纪录)、南美(秘鲁矿业投资增长)资源开发活跃。
风险提示与建议
风险因素
: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地缘政治冲突、产能过剩、政策调控(如中国制造业PMI连续两月低于荣枯线)、ESG合规成本上升。 投资策略
:关注新能源矿产(锂、钴)、战略性矿产(稀土)及绿色技术驱动的矿业企业;警惕工业金属价格波动及能源矿产政策风险;优先选择ESG表现优异、供应链韧性强的企业。
结语:全球矿产市场呈现“金属分化、能源承压、战略矿产升温”特征,中国在铁矿石定价权、新能源矿产保障及绿色矿业发展方面取得突破,但需应对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调控挑战。行业正从传统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科技赋能与绿色转型将成为核心驱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