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与矿产市场关联性
根据摩根资产管理《2025年中全球市场展望》报告,当前全球通胀趋缓为债市创造有利环境,成熟市场及亚洲央行或领先美联储开启降息。美国市场短期面临回调压力,但9月降息预期持续回升(CME利率观察工具显示概率超90%),美元指数回落预期较强,可能对以美元计价的矿产价格形成支撑。欧洲市场因政策透明度、一致性和可信度较高,投资者信心增强;亚洲经济体货币升值压力缓解后,央行降息空间扩大,区域股市吸引力提升,间接推动矿产需求预期。
中国主要矿产行情分析
1.铜:宏观预期主导,基本面支撑有限
宏观因素
:国内市场关注7月中旬政策会议,存在一定稳增长政策预期;同时,股市回涨对市场情绪有提振作用。 供应端
:国内铜精矿紧张影响延续,但粗铜和阳极板补充使产量下降幅度低于预期。6月电解铜产量100.5万吨(环比降0.36%,同比增5.19%),7月预估产量100.166万吨(环比增1.15%,同比增9.8%);进口方面,5月精铜净进口同比增21.38%,废铜进口量同比增22.2%。 需求端
:“783号文”导致江西、安徽、浙江等地再生铜企业开工率显著下降(精炼铜制杆开工率从68.49%降至67.69%,再生铜制杆从29.95%降至28.5%),部分线缆订单转移至电解铜杆厂,推动电解铜需求增加,国内社会库存呈去库趋势。 库存与价格
:全球铜显性库存较上周下降0.4万吨至70.2万吨;国内精炼铜社会库存下降2.12万吨至38.86万吨,但LME库存增加14600吨至206225吨。尽管基本面偏弱,但美国降息预期及国内稳增长政策预期支撑铜价震荡偏弱,未持续回落。
2.锌:供应端紧张,需求疲软制约去库
供应端
:国内锌矿加工费持续偏紧(上周环比下调200元/金属吨至1800元/金属吨),冶炼生产亏损导致三季度产量维持低位。 需求端
:下游需求淡季开工率较低,终端订单疲软,供应减少尚未推动有效去库。 库存与价格
:国内锌矿库存未有效去化,若低产量无法改善需求,预计锌价震荡偏弱,内外比价上行驱动有限。
3.碳酸锂:产能扩张与需求分化并存
产量与产能
:周度产量环比增加0.8%至14936吨,其中锂辉石提锂(环增0.1%至6820吨)、盐湖提锂(环增1.3%至3064吨)产量上升,但锂云母提锂(环降2%至3814吨)和回收提锂(环降1.4%至1238吨)产量下降。 7月预测
:预计月度产能环比增6.6%至10.3万吨,产量环比增0.8%至6.68万吨,显示产能扩张但需求端分化(新能源领域需求好转,传统需求疲软)。
全球矿产贸易市场结构与政策动态
根据QYResearch《2024-2030全球与中国矿产贸易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矿产贸易覆盖铁矿、铜矿、煤矿等类型,通过现货、期货、长期合同及拍卖等方式进行,是全球工业生产、能源供应及技术制造的关键环节。
主要参与企业
:全球矿产贸易市场由三菱商事(Mitsubishi Corporation)、托克集团(Trafigura Group)、嘉能可(Glencore)、CWT International、Tata International等国际企业主导,同时北方工业、中信金属、中国中煤能源集团等中国企业也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行业集中度
:全球Top 5矿产贸易企业占据较高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政策对矿产供应的影响
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的《青海省生态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推进自然保护地矿业权和中小水电有序退出,全面完成木里矿区及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此类政策可能对高原高寒地区矿产供应(如锂、铜等)产生结构性影响,推动矿山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的平衡,长期或改变区域矿产供应格局。
风险提示与市场展望
短期风险
:需关注美国大选带来的市场情绪波动(如特朗普交易可能因贸易保护政策抑制铜需求)、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及库存去化进程。 中长期趋势
:全球通胀回落背景下,成熟市场及亚洲债市环境改善;亚洲区域因降息空间打开,股市吸引力提升,或对矿产需求形成支撑。
附注
本报告综合参考摩根资产管理2025年中展望、光大期货2024年7月分析及QYResearch全球矿产贸易报告,部分历史数据(如铁矿石价格)来自2023年及更早的公开信息。建议结合当日实时交易数据及政策动态进一步验证市场表现。
免责声明: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直接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