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产市场行情概览
1.铁矿石:
根据基准矿物情报公司(BMI)的预测,全球铁矿石产量增速自2023年起将加快,2023-2027年年均增幅预计为2.3%(此前五年为-0.7%)。这一增长主要由澳大利亚和巴西推动,两国作为全球铁矿石主产区,其产能释放将支撑未来全球铁矿石供应的韧性。
2.钼:
全球钼供需缺口持续扩大,短期供给增量主要依赖在产矿山的改扩建项目(如紫金矿业巨龙铜矿二期、泰克资源Quebrada Blanca二期等)。根据测算,2024-2026年全球钼供给量预计分别为27.7万吨、29.3万吨、30.3万吨,需求量则分别为29.9万吨、31.5万吨、33.0万吨,供需缺口逐年扩大至-2.7万吨(2026年)。钼作为战略性小金属,其供应链脆弱性体现在供给集中度高(中国、智利、秘鲁等五国占全球产量92.4%)、建设周期长及伴生矿石品位下降等问题。
3.钴:
全球钴价在2023年6月至7月曾迎来强势反弹,7月6日均价达30.3万元/吨(较5月末累计涨幅18.4%)。但需注意,钴价相比年初仍小幅下跌7%,且较2022年高点(57万元/吨)仍有近47%的跌幅。
中国矿产市场运行现状
1.铁矿石:
中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45个港口总计)维持高位,本周(6.15-6.21)库存量为1.49亿吨,环比基本持平(-0.06%)。钢厂库存(247家钢铁企业)为9214.13万吨,环比下降0.39%,以消耗厂内库存为主,补库意愿较弱。
2.钼资源与生产:
中国钼矿资源储量全球第一(580万吨,占全球38.7%),资源类型以硫化矿为主(占比78%),其中单一钼矿床储量占14%,伴生钼矿床占64%(与铜、钨、锡伴生),其余为其他伴生类型。当前国内钼矿供给增量受限于新建项目周期较长(预计2026年后释放),短期主要依赖改扩建项目。
3.稀有金属保障能力:
中国在锡、铅、锌、锰等矿产上具备一定优势(全球占比超10%),但铁、锰、铬、铜、铝等矿产资源保障程度较低,需加大勘查力度。同时,中国已建立稀有金属国家战略储备机制,与欧美国家相比具备更早的布局。
今日重点市场动态
烧碱
:受国内宏观情绪改善及短期碱补氯(以碱支撑氯需求)影响,烧碱延续反弹行情。 多晶硅
:市场处于去库存阶段,短期期货价格上涨可能受库存压力拖累。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1.供应端:
铁矿石:澳大利亚、巴西发运量持续增长(如2024年6月15-21日,澳洲、巴西至中国发货量环比分别增长6.92%、1.3%),四大矿山除FMG外均增产,整体供应韧性较强。 钼:海外钼矿以铜钼伴生矿为主,受矿石品位下降、开发困难及社区矛盾(如智利、秘鲁)影响,供给增量有限。
2.需求端:
铁矿石:高炉日均铁水产量(247家钢铁企业)创年内新高(239.94万吨),但受南方多雨、北方高温天气影响,终端钢材消费增长有限,铁矿需求或已接近阶段性顶部。 钼:受益于钢铁行业高端化转型及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需求释放,全球钼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Q1同比增14.2%)。
3.库存与价格:
铁矿石:港口库存高位运行(1.49亿吨),钢厂库存低位(使用天数22.15天,环比降0.41天),库存压力对矿价形成压制。 钼:供需缺口扩大(2025年预计缺口-2.2万吨),支撑钼价中枢上移。
风险提示
铁矿石:若下游钢材需求超预期增长或高炉开工率持续高于预期,可能对矿价形成短期支撑;反之,若海外发运量因天气或社区矛盾剧烈波动,矿价或承压。 稀有金属:需关注全球循环经济对稀有金属供应的影响(如高回收率可能限制初级开采),以及地缘政治导致的资源出口政策变化(如印度对锂等金属的出口限制)。
数据说明:本报告综合参考华宝证券铁矿行业周度报告、全球能源资讯、国联证券小金属深度研究及文化纵横关于稀有金属供应链的分析,部分数据为历史预测或阶段性统计,实际市场需结合最新动态调整。
免责声明: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直接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