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到大红山矿业调研

   2025-09-28 中国冶金报280
核心提示:9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率专家团队深入大红山矿业公司露天采场,围绕“铜(金)多金属矿产资源保障战略研究”开展野外调

9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率专家团队深入大红山矿业公司露天采场,围绕“铜(金)多金属矿产资源保障战略研究”开展野外调研,为云南铜(金)多金属矿产资源保障战略研究项目注入关键实践支撑。此次调研不仅是对大红山矿业资源潜力的“全面体检”,更是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云南落地的关键一环。

调研主要围绕中国工程院与云南省政府合作的“云南铜(金)多金属矿产资源保障战略研究”重点项目展开,旨在通过潜力评价、产业链延伸、政策配套等维度,将云南的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调研汇集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中国黄金集团等顶尖科研力量,形成了“政企研”协同攻关的强大合力。大红山矿业作为滇中重要矿集区,其调研成果将直接服务于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助力云南构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矿产资源保障高地。

调研过程中,毛景文院士首先来到大红山矿业智能化综合管控中心,全面调研了解大红山矿业绿色矿山、数字矿山建设成果。面对大红山矿业井下铲运机无人驾驶、智能化有轨运输,选矿全流程专家控制、“保罗”机器人探索运用等“硬核”科技成果,毛景文院士表示肯定,认为大红山矿业公司在绿色矿山建设中走在了全国前列,要继续强化科技创新,为全国多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大红山方案”。

在露天矿实地考察过程中,毛景文院士对大红山矿区“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铜铁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机制进行了深刻总结,他指出,大红山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巨大,其“多层位、多阶段、多金属”的成矿特征,是破解国家铜金资源保障难题的关键靶区,要重点评估大红山矿区深部及外围资源潜力,为国家铜金资源战略储备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大红山矿业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加大深部找矿投入,继续探索矿山“做精铁、做强铜、做优金、探索银铂钯”的资源综合利用新路径,力争实现铁、铜、金资源增储上产新突破,为云南打造全国重要的铁铜金多金属资源基地贡献硬核力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矿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矿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3011587号-1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110354999

客服二维码

手机版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