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25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地学合作与矿业发展暨第四届“一带一路”地球物理国际会议在陕西西安举办。
本届会议在2025欧亚经济论坛框架下举办,以“加强科技引领,促进矿业发展”为主题,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的指导下,由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长安大学、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欧亚经济论坛秘书处、西安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主办。
此次会议是落实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关于推动能源可持续利用、绿色产业发展、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合作、科技创新协同等共识的重要举措。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愿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同各方持续深化地学务实合作,推动绿色矿业发展,助推形成覆盖矿业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模式;推动地学与矿业信息互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地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底青云、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君等国内外专家围绕深部探测技术及应用、找矿预测技术方法、地球物理仪器技术创新与应用等作专题报告;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发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矿业发展报告(2025)》,全面描绘上合组织成员国矿业发展图景,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提供参考。会议同期举行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年地质科学家交流营颁奖仪式、中国—上合组织地学中心长安学院揭牌仪式。
会议期间,邀请国内找矿领域的7位知名专家就新一轮找矿突破、深部探测作特邀报告,先后举办上合组织国家矿业发展与投资研讨、深地探测新技术与新装备、信息技术赋能矿业发展、沙特阿拉伯矿业发展等专题会议,以及地学与深部勘探学术交流会。
来自16个国家的地矿管理部门、100余家科研机构、国内外知名矿业企业共计600余名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