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发布最新版煤矿安全规程,对煤矿发展都有哪些影响?

   2025-08-15 100
核心提示:2025年7月7日,应急管理部第17次部务会议修订通过了《煤矿安全规程》,该规程自2026年2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是煤矿安全领域的重

2025年7月7日,应急管理部第17次部务会议修订通过了《煤矿安全规程》,该规程自2026年2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是煤矿安全领域的重要举措,对煤矿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核心修订内容

立法理念转型:

从“事故追责”转向“风险预控”,要求企业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责任主体强化:

规定煤矿必须配备技术负责人制度。

新增专职副总工程师岗位设置(通风、防冲、防治水)。

灾害防治精细化:

瓦斯治理:强制推行抽采达标、监测预警联动系统;瓦斯抽采达标评判标准提高(煤层瓦斯含量≤6m³/t);新增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制度(评分低于80分停产整改)。

水害防控:老空水探查“四步工作法”(查全、探清、放净、验准);水文复杂矿井必须配备物探装备;探放水作业执行“三专两探一撤”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新增强矿压矿井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微震监测系统;新增采掘工作面防冲限员规定;强化巷道支护强度要求。

职业健康转型:

将职业病防治由“辅助条款”升级为独立章节。

首次将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生产置于同等地位。

应急能力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在井下设置紧急避险设施(救生舱/避险硐室)。

升级安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采样周期≤5s);新增视频智能分析功能要求;强化系统抗干扰能力。

智能化与新技术规范:

明确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标准。

要求建立集中控制系统和灾害预警平台。

规范新技术在井下的应用;新增防爆锂离子电池动力设备安全标准;规范井下新能源车辆充电安全管理;制定氢能源应用安全防护要求。

对煤矿行业的影响

行业准入门槛提高:

新版规程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技术装备、人员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将加速淘汰技术落后、安全条件差的矿井,推动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生产运营成本上升:

新增的瓦斯抽采、监测预警、专职副总工程师等要求将增加煤矿企业的运营成本。

同时,鼓励智能化技术应用也将带来相关资金投入。

成本上升可能影响矿井生产,中小煤矿或在资金压力下面临整合或退出,从而提升行业集中度。

资源接续能力提升:

新版规程将新建大中型矿井开采深度放宽至1200米(2022年表述为新建非突出大中型矿井开采深度(第一水平)不应超过1000m)。

加强对于深部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或将提升资源接续能力。

推动智能化矿山建设:

新版规程明确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标准,要求建立集中控制系统和灾害预警平台,规范新技术在井下的应用。

这将推动煤矿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职业健康保障加强:

将职业病防治升级为独立章节,首次将职业病防治与安全生产置于同等地位。

这将促使煤矿企业更加重视职业健康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措施,保障从业人员健康。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矿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矿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3011587号-1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110354999

客服二维码

手机版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