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动态
全球矿业政策收紧,资源民族主义抬头
刚果(金)暂停钴出口四个月,推动电解钴价格飙升至4.2万美元/吨,中企在印尼的镍钴湿法冶炼项目受益显著。 智利要求锂矿企业本土加工比例达60%,澳大利亚推出关键矿产10%生产税收抵免,全球资源主权博弈加剧。 必和必拓与林德集团在西澳试点氢能竖炉直接还原铁项目,碳排放减少90%,但成本为传统工艺3倍。 技术革新驱动产业变革
力拓在蒙古奥尤陶勒盖铜矿部署8辆换电式氢动力矿卡,单次续航8小时,碳排放较柴油车减少14.8公斤/公里。 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高光谱卫星在青藏高原发现12处锂矿靶区,勘查周期缩短至6个月,嘉能可利用AI在秘鲁Antamina铜矿新增储量500万吨。 日本小松研发深海采矿机器人,作业深度达5000米,但故障率25%,维护成本超千万美元。
国内新闻动态
矿产资源法实施,行业整合加速
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正式施行,明确矿业权需通过招标、拍卖等市场化方式出让,打破地方保护主义。 政策要求矿区生态修复费用计入生产成本,山西中硫主焦煤坑口价因成本推动升至850-900元/吨,四季度或突破950元/吨。 稀土和锂被纳入战略扩产目录,实施保护性开采,建立储备机制。 地方政策配套落地
黑龙江将智能矿山建设纳入“数字龙江”政策,已有8家企业获省级智能矿山认定。 内蒙古要求2025年80%矿山达绿色矿山标准,同步推进5G+智能矿山建设。
企业动态
头部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
紫金矿业拟以12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金矿项目,提升黄金储量及产能。 亿纬锂能递交H股上市申请,拓宽融资渠道支持国际化战略。 隆基绿能增资子公司,聚焦高效单晶电池项目,保障年产12GW产能。 中小矿企面临生死考验
竞争性出让、生态修复成本(占生产成本15%-30%)及技术升级压力导致中小矿企利润率压缩。部分企业通过组建区域联盟、申请绿色矿山认证(享税收优惠)或转型新能源矿产(如锂、钴)寻求突破。
国内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实践
智能矿山建设突破
中铁资源伊春鹿鸣矿业实现井下电机车无人驾驶,单班下井人数减少28人。 安徽马钢罗河矿建成三维数字矿山系统,矿石回采率提升至92%,年节约成本1.2亿元。 东方测控“智能矿山整体解决方案”入选工信部推广名单,实现井下铲运机、中深孔钻车无人驾驶。 绿色技术规模化应用
尾矿综合利用率提升至45%,巴特瑞科技实现锂回收率91%,年处理退役电池15万吨。 中国开发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技术,资源利用率从60%提升至85%,氨氮废水排放量减少70%。 全球首条吉瓦时级钠离子电池产线在安徽阜阳投产,宁德时代M3P电池配套奇瑞星纪元ES车型。
大宗商品价格与市场趋势
价格波动分化
钢材
:全国钢材价格指数报3859元/吨,周涨0.49%,但高库存(1780万吨)压制价格,预计短期震荡偏弱。 有色金属
:铜价周涨2.64%,铝、铅、锌分别涨0.58%、2.13%、1.77%,需求端订单提供短期支撑。 能源
:国内成品油价格汽柴均涨,国际油价上涨及销售压力减缓支撑价格。 化工
:盐酸(62.5%)、甲醇(24.67%)领涨,氢氧化钙(-20%)领跌。 2025年市场展望
国内
:逆周期调节政策加码,基建投资或带动黑色系(铁矿石、焦煤)需求反弹。 国际
:美联储降息周期与“一带一路”需求增量或部分对冲全球需求疲软,但原油价格承压。
结语
新矿产资源法实施首日,矿业行业正式进入“严监管时代”。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但技术升级、绿色转型及国际化布局将成为企业突围关键。建议密切关注政策过渡期合规窗口及战略性矿产细分赛道机遇。
免责声明: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直接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