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产市场动态
稀土市场结构性分化
价格波动
:江西等地物流停运影响短期流通,氧化镨钕报价稳定在92-92.5万元/吨,镨钕金属113-115万元/吨,但氧化镨钕日内下调至53.5-54.5万元/吨,反映供需博弈加剧。 供应链重构
:上游分离冶炼指标不足导致产能无法匹配钕铁硼需求,赣州等地布局废料循环厂,计划与磁材企业签订“废料互换金属”协议,形成产业闭环。 地缘影响
:印尼镍矿出口管制推动本土冶炼厂从2家增至60余家,吸引超23亿美元投资,完成从原料出口到加工品输出的转型;刚果(金)暂停钴出口四个月,钴价飙升67%。 金属价格震荡
铜
:伦铜日内暴跌近4%,沪铜主力合约跌破8.3万元/吨,受贸易战阴云与需求疲软共振影响,但金九银十旺季支撑铁矿价格在85-125美元/吨区间震荡。 贵金属
:国际现货黄金连创历史新高,国内黄金饰品价格触及1190元/克;招金黄金因黄金勘探开发、产能提升及季报预期涨停,总市值达130.53亿元。 新能源矿产
:锂、钴、镍需求激增,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占比从2021年45%升至2023年60%,重塑锂盐需求结构;印尼镍矿出口管制推动本土加工能力升级。 地缘风险与技术创新
资源民族主义
:印尼镍矿出口管制、哈萨克斯坦铀矿俄罗斯资本占比高,促使“札幌五国”合作投资铀浓缩环节;加蓬铁路滑坡、澳大利亚洪水导致锰矿供应中断。 技术革新
:沙特与OffWorld合作部署AI采矿机器人,必和必拓用AI优化铜矿回收率;紫金矿业开发矿山光伏项目,实现“采矿+绿电”一体化。
中国矿产市场动态
政策创新与产业链重构
新《矿产资源法》实施
:矿业权全面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采直通车制度缩短开发周期;矿业权物权保护增强,中小矿企可通过抵押融资或与资本合作开发高价值矿区。 生态修复责任
:新法要求采矿权人承担生态修复费用(计入生产成本),中小矿企需采用微生物修复等技术降低能耗,如酸性废水治理成本降低30%。 战略性矿产储备
:中国将铝土矿等列为战略性矿产,鼓励国际矿业合作,如联合东南亚开发铝土矿弥补国内缺口。 企业表现与市场热点
广东明珠
:因矿业产能释放、业绩大增及股份回购涨停,子公司明珠矿业铁精粉销量同比增108%-212%,新增块矿业务成核心利润增长点;三季报预告归母净利润2.15亿-2.63亿元,同比增858%-1071%。 黄金板块
:招金黄金涨停受黄金勘探开发、产能提升及季报预期驱动;黄金板块多只个股活跃,形成板块联动效应。 新能源项目
:湖北荆门签约年产5万吨锂电回收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10.6亿元;赣锋锂业拥有完整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布局并具备商业化能力。 价格监测与市场趋势
金属价格
:SHFE黄金、白银价格上涨,铜、铅、锌、锡、镍等金属价格下跌;废钢价格平稳,电解铝、碳酸锂等价格有涨有跌。 需求结构
:基建用钢需求支撑铁矿价格,新能源矿产需求激增推动锂盐、钴盐价格上涨;稀土永磁板块逆势走强,包钢股份因稀土精矿价格上调涨停。
风险与机遇
风险因素
:贸易战阴云、气候灾害(如加蓬铁路滑坡)、资源民族主义抬升供应链成本;中小矿企面临技术升级、环保合规压力。 机遇方向
:新能源矿产长期趋势明确,政策红利下物权交易、生态修复项目(如矿山光伏)具备投资价值;中国通过“国内增储上产+全球资源配置”强化资源安全,战略性矿产储备体系逐步完善。
结论:2025年10月13日全球及中国矿产市场呈现“高波动+高战略”特征,新能源需求与地缘风险交织驱动结构性分化。中国通过政策创新(如新矿法)、产业链重构(如废料循环厂)和技术革新(如AI采矿)强化资源安全,投资者需关注新能源矿产长期趋势及政策红利下的细分市场机遇,同时警惕贸易战、气候灾害等风险。
风险提示:报告数据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