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产市场总体概况
2025年9月30日,全球矿产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贵金属与新能源金属价格强势上行,工业金属受供应链重构与需求疲软影响承压回调,地缘政治冲突与资源民族主义政策持续扰动市场。
(一)贵金属市场:避险需求与通胀预期双重驱动
黄金
:国际金价突破38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驱动因素包括: 美联储降息预期
:市场普遍预期9月议息会议启动降息周期,实际利率下行提升黄金持有成本优势。 地缘政治风险
: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刚果(金)东部战事未平,资源国主权风险上升推升避险需求。 全球央行购金潮
:中国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美国最大黄金ETF近一个月加仓5.7%,显示机构对美元信用体系的担忧。 技术面突破
:黄金已突破扩张楔形形态上轨,目标位指向3920美元/盎司,但需警惕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鹰派转向风险。 白银
:国际银价突破43美元/盎司,年内累计涨幅超60%。除避险需求外,白银的工业属性(光伏、新能源领域需求占比超50%)亦支撑价格,但短期涨幅过大可能引发技术性回调。
(二)新能源金属:供应扰动与需求增长共振
钴
:LME钴(3个月)期货价格涨至3.5万美元/吨,国内钴价单日上涨3.92%至27.81万元/吨。主因刚果(金)政策变动: 刚果(金)将于10月结束钴出口禁令并引入配额制度,全球70%的钴供应面临不确定性。 尽管美方调解下签署和平协议,但东部战事仍未平息,嘉能可等矿企减产风险上升。 电动车电池对钴的需求占比超60%,宁德时代、LG化学等企业加速锁单,推动钴价易涨难跌。 锂
:电池级碳酸锂(99.5%)国内均价稳定在18-20万元/吨区间,国际价格受南美盐湖提锂产能释放影响小幅回落至2.8万美元/吨。长期供需格局仍宽松: 南美“锂三角”盐湖提锂产能占比将提升至72%,智利SQM、美国雅保等企业扩产计划持续推进。 全球电动车销量增速放缓至25%,但储能领域需求年复合增长率超40%,部分对冲需求压力。 镍
:LME镍(3个月)期货价格跌至1.52万美元/吨,印尼镍铁出口量同比增长23%,叠加不锈钢需求疲软,形成供应过剩压力。但印尼镍矿出口政策趋严,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断裂风险。
(三)工业金属:供应链重构与需求疲软交织
铜:LME铜(3个月)期货价格跌至1.02万美元/吨,沪铜主力合约报81,200元/吨。驱动因素包括:
供应端
:全球第二大铜矿——Freeport McMoRan印尼子公司Grasberg矿山因泥石流事故暂停生产,预计2026年铜金产量骤降35%,直接触发LME铜价单日暴涨3.4%。但中国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8%,电网投资放缓导致库存累积至35万吨(近三年高位)。 需求端
:房地产行业低迷拖累铜管、线缆需求,但全球电网投资超4000亿美元(中国特高压工程加速推进),带动输变电设备需求增长20%。 铝:LME铝(3个月)期货价格跌至2648美元/吨,国内电解铝产能利用率达92%,但房地产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5%抑制需求。氧化铝价格维持在3800元/吨以上,电力成本占电解铝生产成本的40%,云南、四川等地枯水期电价上调预期支撑铝价。新能源汽车用铝需求增长15%,但整体需求增速放缓至3%。
锡:LME锡库存仅4,200吨(历史低位),沪锡主力合约单日上涨3.8%,云南有色锡精矿(60%)价格突破27.45万元/吨,较上月上涨12%。驱动因素包括缅甸佤邦锡矿停产、瑞丽疫情导致中国锡矿进口受阻,以及全球库存降至历史低位。
(四)地缘政治与资源民族主义:供应链重构加速
资源国政策
:印尼实施镍矿出口禁令后,2025年镍铁出口量达120万吨,吸引外资建设60余家冶炼厂,形成“原料禁出-加工品出口”模式;刚果(金)延长钴出口禁令至2026年,并引入配额制度;几内亚施压矿企建厂,反映资源国政策不确定性增加。 国际合作
: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铀浓缩产能占全球40%的供应风险,促使“札幌五国”(加拿大、法国、日本、英国、美国)签署核燃料供应链合作协议;中国五矿以5亿美元收购巴西镍业100%股权,紫金矿业计划在香港IPO募资30亿美元,山东黄金参与沙特2.4万平方公里金矿带竞标,显示中国矿企全球布局深化。
中国矿产市场深度分析
(一)政策端:稳增长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方案
: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2025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优化铜、铅、锌等矿产国际合作模式,支持企业与国外矿企签订长期采购协议,2025年阳极铜进口量同比增长12%。 钢铁行业政策
:五部门联合发布《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三大任务: 保供稳价
:加快国内重点铁矿项目投产,支持钢铁企业与焦化企业签订长期协议。 绿色转型
:2025年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推进氢冶金技术中试验证。 结构优化
:支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发展电炉短流程工艺,目标2026年电炉钢占比提升至18%。 稀土管控升级
:工信部将进口稀土原料纳入产量配额制度,确保全产业链主导权;中国对稀土、永磁体实施出口管制,推动全球钕铁硼产能向东南亚转移,但中国仍掌控92%的稀土加工环节。
(二)市场端:结构性分化特征显著
贵金属板块
黄金
:山东黄金、紫金矿业股价创历史新高,市盈率分别达45倍、38倍。 白银
:盛达资源、兴业矿业受益银价上涨,Q3净利润预增200%-250%。 新能源金属板块
锂
:碳酸锂价格跌至7.4万元/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市值较2024年峰值缩水72%。 钴
:刚果(金)政策变动推动华友钴业、寒锐钴业股价反弹15%。 黑色金属板块
铁矿石
:港口库存降至1.43亿吨,但钢厂高炉开工率仅81.3%,需求支撑乏力。62%澳粉指数均价跌至90美元/吨,波动范围85-115美元/吨,高成本矿山(成本>90美元/吨)产能占比达30%,减产风险上升。 焦煤
:山西优质主焦煤价格报1850元/吨,蒙煤进口量因口岸检疫加强下降30%。
(三)企业动态:海外布局与ESG挑战并存
海外并购
中国五矿集团完成澳大利亚Northparkes铜矿51%股权收购,对价12.8亿美元。 紫金矿业刚果(金)卡莫阿铜矿三期扩建启动,预计2027年产能达80万吨/年。 ESG风险
洛阳钼业刚果(金)TFM铜钴矿因社区纠纷暂停扩产,预计影响年产量5万吨。 中国铝业几内亚Boffa铝土矿项目因粉尘污染被勒令整改,日产量下降40%。
(四)技术端:绿色转型与数字化重构产业链
低碳技术
:氢基直接还原铁技术成本降至580美元/吨,较传统高炉工艺具备经济性,预计2030年全球产能占比将达15%。 数字化采矿
:数字孪生、5G远程操控、生物采矿等技术将重构产业链,建议关注矿企与科技企业合作动态。 ESG披露
:符合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标准的矿产企业估值溢价达23%,而未披露范围三排放的企业融资成本上升150个基点。
未来趋势与投资建议
(一)短期(1-3个月):避险资产与供应扰动品种占优
黄金
:目标价3800-4000美元/盎司,关注山东黄金、中金黄金。 钴
:目标价30-32万元/吨,关注华友钴业、寒锐钴业。 铜
:价格或下探至7500美元/吨,但长期供应风险支撑底部,关注紫金矿业、江西铜业。
(二)中期(6-12个月):新能源金属与电网投资驱动品种崛起
锂
:碳酸锂价格或反弹至10万元/吨,关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 铝
:价格或回升至22000元/吨,关注中国铝业、云铝股份。 稀土
:镨钕氧化物价格或突破50万元/吨,关注北方稀土、中国稀土。
(三)长期(1-3年):资源安全与技术变革重塑行业格局
资源民族主义
:12个国家实施矿产出口限制,资源国议价能力提升,企业需通过股权合作、技术输出等方式绑定资源。 深海矿产开发
:国际海底管理局预计2030年前启动35个多金属结核项目,中国需加快技术储备与规则制定参与。 二次资源回收
:全球二次锂资源回收市场规模或突破180亿美元,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如格林美、邦普循环)将受益。
风险提示
美联储政策转向超预期
:若11月议息会议鹰派转向,黄金价格可能回调。 刚果(金)战事升级
:钴供应中断风险可能推升价格。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印尼镍矿、刚果(金)钴矿出口管制政策趋严,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断裂。
风险提示:报告数据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