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产市场概览
1. 金属市场波动加剧
铜市:受印尼自由港矿难引发的供应危机影响,国际铜价在9月25日单日暴涨2720元/吨,创16个月新高,沪铜主力合约一度冲击83500元/吨。然而,随着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临近及国内“弱需求”压力显现,9月29日长江现货1#铜价回落至82380元/吨,较前一日下跌280元/吨,LME铜价亦同步承压。
黄金:国际金价突破3700美元/盎司后维持高位,避险需求与地缘政治风险推动资金流入黄金板块。9月29日,招金黄金(sz000506)因斐济瓦图科拉金矿产能提升预期及合作增利,股价涨停至11.2元,总市值达104.05亿元。
其他金属:LME金属普遍下跌,伦镍报近三周低位;锡价受新能源需求拉动,9月29日上海现货1#锡价涨至257500元/吨,周涨幅达2250元/吨。
2. 能源与工业矿产分化
煤炭:国内动力煤市场呈现“产地弱稳、港口偏弱”格局。神木、准格尔旗等主产区因下游需求疲软,部分煤矿下调煤价5-10元/吨;广州港内贸动力煤因电厂日耗回落,Q5000报价跌至665-675元/吨。进口煤方面,印尼Q3800实际采购价约428元/吨,周内持平,但终端压价导致贸易商操作空间收窄。
铁矿石:大商所9月29日将铁矿石期货涨跌停板幅度调整至11%,交易保证金提升至13%,反映市场对供应波动的谨慎预期。中钢协数据显示,9月中旬全国日产粗钢256万吨,环比下降0.6%,需求端压力持续。
中国矿产市场深度分析
1. 有色金属:结构性机会与压力并存
铜:
供应端
:印尼矿难导致铜精矿加工费(TC/RC)承压,中国铜精矿加工费持续低位。 需求端
:新能源领域(如人形机器人“碳纤维骨骼”与“TPU皮肤”)对高端铜材需求增长,但传统电网、家电消费疲软。9月29日,沪铜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9%,反映市场对短期波动的预期管理。
铝:
长江现货A00铝价报20310元/吨,周涨320元/吨,受氧化铝价格上行及西南地区限电影响。 新能源电池壳、汽车轻量化需求推动铝材消费,但房地产行业低迷限制建筑用铝增长。
镁:
宝武镁业披露,其子公司巢湖宝镁白云岩矿储量0.9亿吨,五台宝镁储量5.8亿吨,参股公司安徽宝镁储量13亿吨,资源保障充足。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推动镁合金替代塑料件,爱玛、雅迪等企业已采用镁合金轮毂、车架,预计“十五五”期间用量将快速提升。
2. 黑色金属:需求疲软与政策调控博弈
钢铁:
中钢协数据显示,9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207.3万吨,环比下降0.6%。 财政部“反内卷”政策及节能耐火材料推广(如链箅机—回转窑领域)推动行业利润修复,但螺纹钢价格受制于基建投资放缓,9月呈现“先抑后扬”态势。
铁矿石:
宝武资源日照港矿产加工基地开工,或提升国产矿自给率。 进口矿方面,巴西9月大豆出口量下调至715万吨,但铁矿石出口量预计维持高位,港口库存压力仍存。
3. 能源矿产:供需双弱下的价格博弈
煤炭:
产地动态:神木地区部分煤矿因月末停产减产,供应小幅缩减,但下游仅维持刚需采购。 港口动态:广州港库存累积,终端采购需求下滑,北港价格阴跌叠加运费下调,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进口动态:印尼矿方报价高位,但终端压价导致贸易商操作空间缩小,短期内进口煤价格将维持震荡偏弱。
天然气:
阿联酋富查伊拉港成品油库存增加183.3万桶,其中重质残渣燃料油库存增至662.8万桶,反映全球能源需求结构转型。
关键驱动因素与风险预警
1. 驱动因素
政策端
:中国“十四五”规划推广竖罐炼镁技术,工信部严控水泥玻璃产能,推动矿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需求端
:新能源(电池、光伏)、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对高端金属需求激增。 供应端
:印尼矿难、巴西铁矿石出口波动、中国国内矿产资源整合(如宝武镁业)影响供应链稳定性。
2. 风险预警
地缘政治
:欧盟零毁林法案(EUDR)延期一年,但长期仍可能影响棕榈油及关联金属出口。 需求不及预期
: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或导致钢铁、铝材库存积压。 价格波动
:LME金属涨跌停板幅度调整(如铜、铝9%)反映市场对短期极端行情的防范。
未来展望
金属市场
:铜价或因美联储降息预期与供应危机反复波动,黄金避险属性将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能源矿产
:煤炭价格需关注节后库存去化及非电需求(化工、建材)改善,铁矿石则依赖中国基建投资力度。 新兴领域
:镁合金在电动自行车、低空经济中的应用或成为下一增长极,宝武镁业等龙头企业将受益。
数据来源:长江铜业网、新浪财经、矿业网、CBC金属网、金融界等。
风险提示:本报告数据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