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矿产市场动态
(一)国际金属价格波动
基本金属普涨
2025年9月12日,国际铝价上涨2.1%,铅价上涨0.15%,锌价上涨0.23%,锡价涨幅达1.2%。铜价表现尤为突出,沪铜主力合约收报80,130元/吨,创近两周新高,带动全球铜价联动上行。贵金属突破历史高位
白银价格突破10,000美元/盎司大关,创历史新高;黄金价格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推动,瑞银与德商银行分别将2025年底目标价上调至3,800美元/盎司和3,900美元/盎司。稀土价格分化
中国江西等地稀土市场行情稳定,但价格上调速度放缓。氧化镨钕价格维持在92-92.5万元/吨,镨钕金属报113-115万元/吨,市场惜售情绪浓厚,部分上游企业通过布局钕铁硼废料回收渠道缓解供需矛盾。
(二)全球矿产项目进展
新能源矿产开发加速
澳大利亚黄金产量达300吨,稳居全球前列;喀麦隆米宁马塔普铝土矿计划2026年投产,年产能或超千万吨。
核电用铀需求增长30%,推动哈萨克斯坦、加拿大等国铀矿勘探投入加大。
非洲资源开发活跃
科特迪瓦多罗波金矿资源量增长28%,塞内加尔伊贝尔金矿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几内亚要求西芒杜铁矿石项目实现国内加工,非洲国家资源附加值提升战略加速落地。
并购整合重塑行业格局
英美集团拟并购泰克资源公司,力拓通过购买农林碳权产品拓展绿色产业链。
流星资源公司稀土厂获巴西政府批准,邓迪公司完成对亚德里亚金属公司的收购,跨国资源整合持续深化。
中国矿产市场行情
(一)国内金属价格表现
废铜市场量价齐升
全国1#光亮铜线均价突破75,950元/吨,河南南阳、陕西西安报价达75,99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480元/吨。
区域分化显著:重庆火烧线价格仅为73,330元/吨,与南阳价差达2,660元/吨,反映中西部资源稀缺性与物流成本差异。
铁矿石价格震荡
铁矿石期货价格报799.5元/吨,现货价格771元/吨,近7日波动幅度小于1%。
钢坯价格维持在3,010元/吨,生铁报价2,950元/吨,下游钢铁行业需求平稳。
铅锌市场供需平衡
铅精矿含银计价系数根据品位波动于80%-93.5%,进口锌精矿指数周环比上涨2.5美元/干吨至98.75美元/干吨。
镀锌板卷国际价格受沪伦比值下降影响,进口窗口持续关闭,国内库存压力有限。
(二)政策与行业趋势
绿色矿山建设提速
中国政府要求2025年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标准,现有矿山改造完成率超60%。
无人机勘探、智能采矿机器人等技术应用率提升至45%,单位矿产品能耗同比下降8%。
新能源需求驱动转型
电动汽车普及推动锂、钴、镍需求增长,中国多晶硅产能计划达68万吨,但延期投产现象普遍。
风电、光伏装机量突破1,200GW,带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年增15%。
区域合作深化
中国与蒙古国签署敖瓦勒铜镍矿联合开发协议,预计2027年投产,年产能或达5万吨金属量。
中老铁路开通后,老挝铝土矿对华出口量同比增长120%,物流成本降低30%。
市场风险与机遇
(一)短期风险预警
美联储议息会议:9月13日将公布利率决议,降息预期或引发贵金属价格剧烈波动。
地缘政治冲突:乌克兰锂矿招标、几内亚铁矿石加工政策变化可能冲击供应链稳定性。
环保限产压力:中国华北地区秋冬季限产政策或导致铁矿石、焦炭价格短期上行。
(二)长期投资机遇
新能源矿产赛道:全球锂资源需求2030年将达200万吨LCE,智利Atacama盐湖、中国青藏盐湖开发潜力巨大。
智能化技术赋能:矿山物联网市场规模预计2027年突破500亿元,设备供应商与技术服务企业迎来增长红利。
循环经济模式:钕铁硼废料回收产业利润率超25%,江西赣州、浙江宁波等地已形成区域性回收集群。
结论与建议
2025年9月12日,全球矿产市场呈现“新能源驱动、技术重塑、区域分化”三大特征。建议投资者:
关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对贵金属的阶段性影响;
布局锂、稀土等战略矿产上游资源;
把握智能化矿山设备国产化替代机遇。
企业需加强ESG管理,通过碳权交易、绿色债券等工具降低政策风险,同时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对冲价格波动。
免责声明: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不构成直接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