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成绩单

   2025-08-15 中国网30
核心提示: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扎实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各项工作,为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扎实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各项工作,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安徽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8月11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在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过程中的特色做法及创新“两山”转化模式、打通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方面的具体成效。

发布会介绍,近年来,安徽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持续深化,“两山”转化路径不断拓宽,累计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2个,居全国前列;生物多样性保护稳步推进,系统格局初步构建,推进四个批次58个县域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建立基础物种数据库,累计录入调查数据8万余条;生态保护监管体系不断夯实,连续8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在全国率先出台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与林业行政执法协作暂行办法,率先将自然保护地纳入省级督察范围,率先开展湿地公园等专项督察,生态保护责任链条持续压实;生态状况评估应用逐步深入,连续3年开展全省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自评估,系统分析重点区域生态状况及其变化,助力提升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发布会介绍,安徽省以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为引领,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构筑多渠道“两山”转化路径,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形成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安徽路径。

在“护绿换金”方面,安徽省依托生态补偿等机制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特别是歙县以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契机,出台200多项新安江生态保护制度及配套政策,实施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治理,累计获得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9.9亿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常年保持在98%以上,主要生态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在“聚绿成金”方面,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打造生态品牌,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其中,潜山市以天柱山为龙头做活“生态山水”,创新“生态+”复合产业模式,推动“绿水青山”持续蝶变为“金山银山”,潜山市下辖源潭镇2024年刷业产值138亿。

在“借绿生金”方面,通过完善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绿色金融体系,建立生态市场和生态金融两种模式,用市场化机制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可量化、可交易的资产或服务。旌德县积极探索开发林业碳汇价值转化新路径,成立全省首家“两山合作社”,颁发全国首本《生态资源受益权证》,完成全省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率先在全省试点推行“五绿兴林·劝耕贷”,让百姓端起生态“金饭碗”,在“绿水青山”的风景中,真正看到“金山银山”的“钱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矿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矿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3011587号-1

入驻

企业入驻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权

入驻热线:13110354999

客服二维码

手机版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产品

为您提供专业帮买咨询服务

请用微信扫码

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收获商机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