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源格局重塑下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新闻:地缘政治与资源博弈加剧
南美锂矿国有化进程加速
智利政府宣布将修订《锂矿开发法案》,要求外资企业必须与国有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持股比例不低于51%),并提高资源税至15%-20%。此举或影响全球锂供应链稳定性,天齐锂业、Albemarle等企业已启动应急谈判。 影响分析
:锂价短期波动风险上升,长期或推动非洲(如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和中国盐湖提锂项目加速开发。 欧盟关键矿产法案落地,强化本土供应链
欧盟正式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2030年前实现锂、稀土、钴等10种战略矿产的本土化供应比例不低于30%,并限制对华依赖度。欧洲矿业公司(如瑞典LKAB)计划重启北极圈铁矿项目,配套绿氢炼钢技术。 行业启示
:中国矿企需关注欧洲市场准入壁垒,或通过技术合作(如低碳冶炼)规避贸易风险。 刚果(金)铜钴带冲突升级
东部矿区武装冲突导致嘉能可、洛阳钼业部分项目暂停,国际铜价单日跳涨2.3%。联合国呼吁建立“冲突矿产追溯机制”,要求企业披露供应链ESG风险。
国内新闻:政策驱动与产业升级并行
稀土行业整合收官,中国稀土集团主导全球定价权
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稀土战略储备中心”,统筹赣州、包头、四川轻稀土与中重稀土资源,目标2025年控制全球70%的稀土供应。同步推进稀土永磁材料出口配额制,限制低附加值产品流出。 新疆煤炭清洁化利用示范区启动
国家能源局在准东地区规划总投资1200亿元的煤基新材料项目,采用“煤制烯烃+CCUS”技术,碳排放强度较传统工艺降低60%。兖矿能源、广汇能源获首批建设资质。 智能矿山建设提速
工信部发布《矿业智能化白皮书》,要求2025年底前所有大型煤矿、金属矿实现5G全覆盖,井下无人驾驶、AI地质建模普及率超80%。华为、徐工机械联合推出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矿鸿3.0”。
矿业企业动态:战略调整与技术竞合
必和必拓与宁德时代签署镍矿长协
锁定印尼哈马黑拉岛镍矿年供应量10万吨,用于高镍三元电池生产,协议价挂钩LME镍期货基准价+5%溢价,凸显电池金属“长协化”趋势。 紫金矿业收购阿根廷铜矿受阻
阿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叫停Los Azules铜矿交易,紫金启动国际仲裁程序。业内分析,南美资源民族主义抬头,中企需强化“本土化运营+社区关系”策略。 中国黄金集团布局深海采矿
联合中科院深海所启动西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试采,计划2026年实现商业化开采。技术难点聚焦于环保型集矿机设计与海底生态修复。
大宗商品价格与市场趋势
品种 | 价格(2025/4/20) | 周涨跌幅 | 驱动因素 |
---|---|---|---|
铜(LME) | |||
铁矿石 | |||
锂(碳酸锂) | |||
黄金 |
趋势研判:
铜
:短期看涨至10,500美元,关注中国新能源基建与海外矿山劳资谈判。 锂
:结构性短缺持续,盐湖提锂成本优势凸显(青海项目现金成本降至4万元/吨)。
国内政策与行业监管
环保督察“回头看”启动
生态环境部对山西、内蒙古开展第二轮督察,重点检查露天矿生态修复、尾矿库渗滤液处理,违规企业或面临停产整顿+碳配额扣减。 矿业权出让收益改革
财政部试点“价税分离”模式,将资源税与矿业权出让收益脱钩,鼓励企业加大勘探投入,新疆、云南先行落地。 跨境数据监管收紧
网信办要求矿业企业境外上市前需通过“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涉及地质数据、产能规划等敏感信息。
国内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实践
零碳矿山标杆项目落地
国家电投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矿实现全流程绿电替代,配套200MW光伏+1GWh储能,年减碳90万吨,获全球矿业协会(ICMM)认证。 稀土回收技术突破
中科院研发“离子液萃取法”,从废旧电机中回收稀土纯度达99.9%,成本较原矿开采降低40%,已进入中试阶段。 数字孪生矿山应用
山东黄金三山岛金矿建成国内首个“元宇宙矿山”,实时映射井下设备状态与资源储量,生产效率提升15%。
风险与机遇提示
风险预警:
地缘政治
:南美、非洲资源国有化浪潮或推高海外投资成本。 价格波动
: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或引发贵金属、基本金属剧烈震荡。 技术替代
:钠电池商业化加速(宁德时代宣布2026年量产),或冲击锂需求增速。
战略机遇:
关键矿产
:欧盟供应链本土化倒逼中国加快钨、锑等“小金属”高端应用研发。 循环经济
:动力电池回收赛道进入爆发期(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超800亿元)。 一带一路
:中亚(哈萨克斯坦铀矿)、东南亚(印尼镍钴)成中企出海新热点。
结语:2025年全球矿业处于“能源转型+供应链重构”双重变局中,中国企业需以技术创新对冲政策风险,以绿色化、智能化重塑竞争力。
声明:本报告数据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