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矿业资讯首页 矿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在推动矿山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行业共性难题

2025-02-25 15:541180

在推动矿山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行业共性难题,需结合技术、管理和生态协同等多维度突破:

一、技术层面难题

  1. 系统兼容性差

    • 不同厂商设备通信协议不统一(如传感器、采煤机、运输设备),数据格式差异导致平台整合困难,形成“数据孤岛”。

    • 智能化子系统(安全监测、生产控制、设备管理)协同效率低,难以实现“一键启停”等联动操作。

  2. 复杂环境适应性不足

    • 井下高湿、高尘、弱光环境导致传感器误报率高,AI视觉识别精度下降(如人员行为监测漏检)。

    • 露天矿极端天气(暴雨、低温)影响无人驾驶矿车定位及通信稳定性。

  3. 核心技术卡脖子

    • 高端矿用装备(智能钻探机器人、高精度地质探测仪)依赖进口,定制化开发成本高。

    • 工业软件(三维地质建模、智能决策算法)自主化率低,难以满足复杂场景需求。


二、管理实施难题

  1. 企业认知与投入矛盾

    • 部分中小矿山对智能化价值存疑,担忧短期成本增加(如5G专网部署费用高),抵触技术升级。

    • 老旧矿井基础设施薄弱(如无千兆环网),改造周期长且影响正常生产。

  2. 人才与运维短板

    • 缺乏“懂矿业+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系统运维依赖外部团队,自主迭代能力弱。

    • 智能化设备维护复杂(如巡检机器人故障诊断),传统矿工技能难以匹配。

  3. 数据治理低效

    • 历史数据缺失或格式混乱,影响AI模型训练效果(如瓦斯涌出量预测偏差大)。

    • 多源数据(生产、安全、设备)整合难度高,难以支撑实时决策。


三、生态与政策挑战

  1. 标准体系不完善

    • 智能化评价指标缺乏统一标准(如“减人率”与“增效比”权重争议),跨企业成果对比困难。

    • 区域政策差异导致技术方案适配成本增加(如各省安全监管要求不一)。

  2. 产业链协同不足

    • 设备厂商、软件开发商、矿山企业利益诉求分歧,生态合作松散(如数据共享壁垒)。

    • 技术成果转化周期长,科研机构与矿山需求匹配度低(如实验室技术难以落地复杂工况)。


科矿网应对策略

  1. 技术攻坚

    • 开发适配多协议的边缘计算网关,实现异构设备数据统一接入。

    • 联合高校攻关井下AI算法轻量化(如低光照图像增强技术)。

  2. 服务模式创新

    • 推出“模块化+分阶段”解决方案,降低中小企业初期投入压力。

    • 建立智能化运维培训体系,培养矿山自有技术团队。

  3. 生态共建

    • 牵头制定矿业数据交换标准,推动跨平台兼容。

    • 搭建技术供需对接平台,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如矿用机器人场景验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矿山项目开发、基建到生产详细流程
矿山项目开发、基建到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阶段和环节。以下是矿山项目开发、基建到生产的详细流程:一、矿山项目开发

0评论2025-03-1778

井下金矿主流采矿方法分析
针对井下金矿的采矿方法,结合其矿体特征、围岩条件及经济效益,以下是主流采矿方法的分析及适用场景:一.空场采矿法核心原理:

0评论2025-03-14103

科矿网推动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具体步骤
科矿网推动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具体步骤,分为以下六个阶段:1. 顶层规划与标准制定需求分析:根据矿山类型(井工矿/露天矿/选煤厂

0评论2025-02-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