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又名矿山用破碎机,类别:破碎设备,矿山破碎机设备。碎石机广泛运用于矿山、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学工业等众多部门。常用碎石机械有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风选式粉碎机、锤式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复合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
颚式破碎机(颚式破碎机),具有破碎比大、产品粒度均匀、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修简便、运营费用经济等特点。PF-I系列反击式破碎机能处理边长100~500毫米以下物料,其抗压强度最高可达350兆帕,具有破碎比大,破碎后物料呈立方体颗粒等优点;PF-Ⅱ系列反击式破碎机,适用于破碎中硬物料,如水泥厂的石灰石破碎,具有生产能力大,出料粒度小的优点。
设备分类
矿山破碎机可分为:颚式破碎机(颚破机),颚式破碎机,鳄式破碎机,锷式破碎机,腭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锤破),环锤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反击破),复合式破碎机(复合破),辊式破碎机(双辊破),对辊破碎机,冲击式破碎机(冲击破),冲击破、圆锥破碎机、液压破碎机、颚破机,鄂破机,细破机,破石机,碎石机,克石机,给料破碎机,原煤破碎机,路面破碎机,河卵石破碎机,鹅卵石破碎机复摆粗碎颚式破碎机,复摆细碎颚式破碎机,等等一系列的破碎设备。
设备简介
颚式破碎机介绍
颚式破碎机具有破碎比大、产品粒度均匀、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修简便、运营费用经济等特点。该系列颚式破碎机广泛运用于矿山、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学工业等众多部门,破碎抗压强度不超过320兆帕的各种物料。
反击式破碎机
反击式破碎机能处理边长100~500毫米以下物料,其抗压强度最高可达350兆帕,具有破碎比大,破碎后物料呈立方体颗粒等优点。反击式破碎机,适用于破碎中硬物料,如水泥厂的石灰石破碎,具有生产能力大,出料粒度小的优点。
辊式破碎机介绍
对辊式破碎机适用于在水泥、化工、电力、矿山、冶金、建材、耐火材料、煤矿等行业脆性块状物料的粗,中级破碎,其入料粒度大,出料粒度可调,可对抗压强度≤160MPa的物料进行破碎。特别是煤炭行业,使用本机破碎原煤,只要经过除铁、除杂、无须除矸、便可直接进行破碎,破碎出的物料,粒度均匀,过粉碎率低,从而简化了选煤工艺,降低了投资和生产成本。
复合式破碎机介绍
复合式破碎机适用于建材、矿业、冶金、化工工业破碎石灰石、熟料、煤及其它矿石,其抗压强度不超过140兆帕湿度不大于15%。
锤式破碎机介绍
锤式破碎机适用于破碎各种脆性材料的矿物。被破碎物料为煤、盐、白亚、石膏、明矾、砖、瓦、石灰石等。其物料的抗压强度不超过100兆帕,湿度不大于15%。
圆锥式破碎机介绍
圆锥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工作时,电动机的旋转通过皮带轮或联轴器、 传动轴和圆锥部在偏心套的迫动下绕一固定作旋摆运动,从而使圆锥破碎机的破碎壁时而靠近又时而离开固装在调整套上的轧白壁表面,使矿石在破碎腔内不断受到冲击,挤压和弯曲作用而实现矿石的破碎。
冲击式破碎机介绍
立轴冲击式破碎机(制砂机)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制砂设备,其性能在各种矿石细破设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立式冲击破碎机(制砂机)有“石打石”和“石打铁”二种型式,“石打石”型用于磨蚀性强的物料加工;“石打铁”型用于磨蚀性不强的物料加工,“石打铁”型比“石打石”型成砂率高 10-20%。
环锤式破碎机介绍
PCH环锤破碎机是一种新型的破碎机械。适用于破碎脆性、中硬,含水量较少的各种物料。在建材、冶金、化工、火力发电工业中,主要用于破碎煤、煤矸石、沙岩、页岩、石灰石、石膏等矿物。本系列破碎机具有运转平稳、可靠、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粉尘少、噪音低、重量轻,维修方便,耗电低,排出超硬物料能力强等特点。PCH环锤破碎机是一种新型的破碎机械。适用于破碎脆性、中硬,含水量较少的各种物料。在建材、冶金、化工、火力发电工业中,主要用于破碎煤、煤矸石、沙岩、页岩、石灰石、石膏等矿物。本系列破碎机具有运转平稳、可靠、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粉尘少、噪音低、重量轻,维修方便,耗电低,排出超硬物料能力强等特点。

- 最新成果丨李怀展教授:巨厚弱胶结覆岩导水裂隙带演化特征及发育高度预测方法
0评论2025-04-27

- 最新成果丨刘光伟教授:相邻露天矿端帮断层带地质灾害隐患体治理方案
0评论2025-04-27

- 领盾LEDEN-L1 防爆智能巡检手持终端震撼登场:安全科技完美融合,定义行业新高度!
0评论2025-04-17

- 克里金智能化矿山解决方案全面提升矿山生产效率、推动矿山可持续发展
0评论2025-03-26

- 巷道支护中的架棚支护、锚杆支护、锚喷支护和砌碹支护
0评论2025-03-17

- 矿山地下空间的“透视眼”:揭秘探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0评论2025-03-07
在推动矿山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行业共性难题
在推动矿山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以下行业共性难题,需结合技术、管理和生态协同等多维度突破:一、技术层面难题系统兼容性
0评论2025-02-25183